齿轮工业领域服务平台,行业技术的领航者;
把齿轮传动之脉搏,谱信息时代之新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中心 » 研究与开发

台阶孔结构双联齿工艺方案比较及选择

发布时间:2011-11-15 | 来源:本网 | 作者:

[摘要]我公司TCM齿轮总成为电动叉车变速器齿轮,精度要求在GB/T10095-2001 7级以上,是典型的台阶孔结构的双联齿,由于工艺基准无法与装配基准、检测基准保持一致以及两档齿轮AB的热处理变形规律的不一致,导致工艺方案十分复杂,本文通过热处理前的齿向纠正、电子束焊、热处理装炉方式和多种机加工艺方案的试验、比较,从工艺性、成本、质量方面,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提出了几种方案供选择,指出应优选的工艺方案。

关键词: 台阶孔,双联齿,基准,热处理变形,齿向纠正,工艺方案
1  双联齿结构、产品重要特性、工艺基准以及问题分析

1.1  台阶孔双联齿的结构特点

从图1可以看出:该齿轮结构是目前我公司最为复杂的,由齿轮A、齿轮B组成,齿轮A和齿轮B在焊接点12处通过电子束焊联结;采用电子束焊联结的理由是:齿轮A为斜齿,螺旋角为22°30′,在无专用的斜齿轮插齿机的情况下(即使用专门的斜齿轮插齿机,效率也较低,成本也较大),齿轮AB齿轮距离较近(见图2,为30mm),同时由于最小滚刀直径的限制,齿轮A无法滚出,只能在滚A齿后与B齿轮焊接。内孔由轴承孔、轴承孔、孔组成,轴承孔、轴承孔是盲孔,形成两个台阶,轴承孔和轴承孔是该齿轮总成的装配基准和检测基准。


             
1  齿轮总成结构              2  工艺基准、装配基准和检测基准

1.2  产品重要特性与机械加工工艺基准的选择


3  产品重要特性与机械加工工艺基准

该产品重要特性如图3所示,众所周知,电动叉车变速器齿轮噪音要求较高,其齿轮齿形、齿向、齿距累积的要求也较高,一般精度要求在GB/T10095-2001 7级以上,现将该齿轮含图3的主要技术要求列表如下:

1  该双联齿主要技术要求(单位:mm

序号

项目

代号

数值

备注

1

轴承孔与轴承孔同轴度

Φ0.02

2

齿形总偏差

齿轮A

0.016

本文不讨论

齿轮B

0.018

本文不讨论

3

齿向总偏差

齿轮A

Fβ

0.025

齿轮B

Fβ

0.018

4

齿距累积总偏差

齿轮A

FP

0.038

齿轮B

FP

0.05

5

齿圈径跳

齿轮A

Fr

0.03

本文不讨论

齿轮B

Fr

0.04

本文不讨论

6

孔径、渗碳淬火(略)

由于该项技术要求可以达到,不是本文论述重点,略去。

由于以上产品特性主要以为联合基准检测和装配的,所以机加工基准最好以为联合基准加工,但是如果采用上述两段台阶孔结构的基准,工装制造会比较复杂,甚至无法采用,只得采用孔为机加工工艺基准。

1.3  问题初步分析

从以上产品结构、重要特性、基准选择分析,结合图3可看出:此结构的齿轮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齿轮AB的加工基准(孔滚齿、剃齿)与装配基准(联合基准)不统一,导致表1所示的AB齿轮精度(相对轴承孔)会有所降低;

. AB齿轮精度相对轴承孔为联合基准会进一步降低;

.根据表11项技术要求,如果轴承孔与轴承孔同轴度相差较大,会导致装配后的AB齿轮精度快速降低。

.由于热处理前齿轮AB制齿基准一致,应该说AB齿轮齿距累积、齿向精度能保持一定同步,如果AB热处理变形规律差异较大,磨内孔后AB齿相对轴承孔的齿距累积精度将难以达到同步;即任以为基准,A精度达标,而B精度不达标,或者反之;表2试验的一组齿距累积数据可证明这一点,热处理前AB齿轮齿距累积均达标,且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热处理磨内孔后A齿88.9%达标,且数值变化不大;磨内孔后B齿轮55.6%不达标,且数值变化较大。

如果电子束焊工序排序不当,由于焊接点离A齿较近,电子束焊带来的变形至少会影响A齿轮精度。

上述问题中①②③可以归结为基准不重合问题;第④项所述问题是本文探讨的最主要的问题。

2  齿轮AB齿距累积数据(单位:μm

  编号

名称

G

F

L

M

N

J

U

I

C

技术

要求

齿轮A热前

28.7

32.2

15.8

31.7

25.3

33.6

15.1

36.4

22.1

38

齿轮A

热后

37.5

37.8

35.1

36.8

32.2

35.8

25.2

37.2

43.7

38

齿轮B

热后

38.6

37.9

86.8

95.6

75.8

110.5

38.2

39.3

95.6

40

齿轮B

热前

21.9

32.7

25.4

30.5

39.7

38.9

26.1

16.6

16.7

40

现主要分析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2.  工艺方案分析

2.1  改进前工艺方案(方案一):

最初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为:

AB齿粗车→正火(不分析)→AB齿精车→滚AB齿→A齿剃齿→AB齿电子束焊→B齿剃齿→热处理→磨轴承孔、轴承孔、孔

明显存在的问题:电子束焊工序排序不当,由于焊接点离A齿较近(如图2所示),电子束焊带来的焊接变形影响A齿精度。

进行一次改进后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为:

AB齿粗车→正火(不分析)→AB齿精车→滚A齿→AB齿电子束焊→滚B齿→AB齿剃齿→热处理→磨轴承孔、轴承孔、孔

改进效果:AB齿均在电子束焊后剃齿,消除了电子束焊带来的变形影响。

结论:如果必须在1所示的焊接点1电子束焊,电子束焊工序应排在A齿滚齿后、B齿滚齿前,使AB齿热前制齿基准一致;这样1.3节所述的问题⑤能够彻底解决

2.2  热后焊接工艺方案(方案二):

主要思路是:AB齿独立加工成成品后,通过过盈联结,辅助电子束焊形成最终产品。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为(见图4):

AB齿粗车→正火(不分析)→AB齿精车→滚AB齿→AB齿剃齿→热处理→A齿磨轴承孔、轴承孔、孔A齿磨两档外径;B齿磨两档内孔→AB齿压配、电子束焊;


4  AB齿独立加工、过盈联结、电子束焊工艺方案

改进效果:单个齿加工保证精度相对容易,所有只要AB齿各自加工得到较为满意的精度,通过图4φ100φ110两档尺寸的过盈联结,即会得到较为满意的精度;该方案规避了AB齿已成合件,当热处理变形规律差异较大时,导致磨内孔后, AB齿相对轴承孔的齿距累积精度难以达到同步的问题;同时焊接点如图4所示,由于采用过盈联结,只需一个焊接点,且远离AB齿,消除了电子束焊带来的变形影响;这样1.3节所述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

2.3  热后磨B齿工艺方案(方案三):

主要思路是:AB齿成合件后,把合件当作只有齿轮A进行加工,提高A齿工装精度,使其得到较为满意的精度,将主要的误差累积到B齿,然后通过磨B齿,达到齿轮总成整体精度的提高。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为:

AB齿粗车→正火(不分析)→AB齿精车→滚AB齿→A齿剃齿→AB齿电子束焊→热处理→磨轴承孔、孔→磨B齿→磨轴承孔

AB齿粗车→正火(不分析)→AB齿精车→滚AB齿→A齿剃齿→AB齿电子束焊→热处理→磨轴承孔、轴承孔、孔→磨B齿。

2.4  各工艺方案共同存在的可改进点:

①.热处理前的齿向纠正:通过试验得出,对于A齿,不同的装炉方式应采用不同齿向纠正量,装炉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串装和平装,见图6和图7;否则,热前满意的齿向热后也不一定得到合格的产品;试验表明:热前按如下齿向纠正量会得到满意的结果,(齿轮计量时安装位置统一为图7所示位置)。平装:热前左齿面fHβ:±5μm右齿面fHβ0—10μm串装:热前右齿面fHβ1020μm右齿面fHβ010μm齿向纠正量试验数据见表3,从表中看出串装方式热前与热后左齿面fHβ变化了1020μm平装方式热前与热后左齿面fHβ变化了-55μm

3  串装方式、平装方式齿向纠正量左齿面fHβ(单位:μm

  编号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热前

fHβ

8.5

10

8

9

11

7.6

9

7

9

5

串装

热后

fHβ

20

22

25

32

30

25

22

26

22

2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热前

fHβ

-1.9

4.5

-5.0

-5.4

-6.2

-3.6

2.6

-2

-8

5

平装

热后fHβ

5

-2.3

2.8

-3.2

-4.3

0.5

1

-6

2

-4


6  串装
7  平装

.装炉方式的不同,会导致A齿齿轮本身变形规律不一致,表4的一组试验数据表明,串装方式会导致A齿轴承孔严重失圆,这表明A齿本体位置已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导致A齿齿距累积难以达标;

结论:串装方式的装炉不可取。

4  串装方式轴承孔热前、热后失圆量数据(单位:μm

  编号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热前

8.5

10

8

9

11

7.6

9

7

9

5

热后

60

62

65

72

80

75

72

66

72

65

.为减轻基准不一致导致的误差,提高热前滚、剃精度,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高A齿基准孔孔的精车精度(见图11),从而提高滚齿和剃齿精度;二是在目前暂无涨套式(制作周期长,且在本例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滚、剃夹具,消除间隙,提高齿距累积误差和齿向精度情况下,用两根尺寸不同的光芯轴,采取分组加工的方法,弥补少量精车超差产品(孔大9μm以内),不至于报废,同时提高了剃齿精度,后期考虑改进夹具,以减少安装间隙,限制端跳对A齿齿向精度的影响,(端跳不超差,但对本例结构产品,微量的间隙影响较大,结构影响见图12,剃齿时悬空),提高精度。


11  提高基准孔精度



12  A齿安装状态

3.  各工艺方案比较及选择

把前述三种方案主要工序列表如下

表5  三种方案的工序比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序名称

精车

滚齿

剃齿

磨轴承孔、孔

磨轴承孔

磨φ100、φ110外圆

磨φ100、φ110内孔

磨齿

方案一

A齿

B齿

方案二

A齿

B齿

方案三

A齿

B齿

☆:表示有此工序

前述三种方案单台工序成本比较列表如下:

6  三种方案的成本比较(单位: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序名称

精车

滚齿

剃齿

磨轴承孔、孔

磨轴承孔

磨φ100、φ110外圆

磨φ100、φ110内孔

磨齿

成本增减

方案一

A齿

0

B齿

方案二

A齿

☆+5

10

B齿

☆+5

方案三

A齿

42

B齿

-2

☆+44

☆:表示有此工序;以方案一为参照,“+”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前述三种方案质量状况比较如下:

7  三种方案的质量比较

序号

1

2

3

4

产品特性

齿形

齿向

齿距累积

轴承孔与轴承孔同轴度

综合评价

分值

方案一

A齿

2

1

1或0

1

6

B齿

2

1

0或1

1

方案二

A齿

2

1

1

1

7

B齿

2

1

1

1

方案三

A齿

2

1

1

1

9

B齿

2

2

2

1

注:根据前面各方案的分析,定性评价:0表示质量差,指该项经常超差,1表示质量中等,表示该项有超差现象,2表示质量好,不超差,分值是各分项的A齿得分×B齿得分之和;根据前面分析,方案一第3项A、B齿不能同时为1。

综上分析,可得出结论:

从成本角度看:方案一的成本最低,方案二成本较低,方案三成本最高,但是,综合方案一的不合格率(严格对照技术要求,有大于80%不合格率,且常有批量退货发生),方案一成本最高

从质量角度看:方案三的质量最好,方案二次之,方案一质量最差

综合质量、成本因素和用户实际需求,方案一是一种不成熟的工艺方案,特别是齿距累积的经常超差会引起变速器较高的噪音,不进行重大改进不宜采用;方案二在质量成本的平衡有一定的优势,在前述热处理前的齿向纠正、电子束焊、热处理装炉方式、滚剃齿精度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面对低端用户或用户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选用。方案三在做好前述各工艺方案共同存在的可改进点时,具有较大的质量优势,在面对高端用户或用户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要选用,是“走质量效益性道路”的较好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学.下册 [M]. 1989年第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24页至第46.

[ 技术中心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