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工业领域服务平台,行业技术的领航者;
把齿轮传动之脉搏,谱信息时代之新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中心 » 研究与开发

【文章推荐】在线振动监控提升强力珩齿加工质量

发布时间:2025-01-16 | 来源:汽车制造业 | 作者:朱俊华等
   摘要:强力珩齿作为齿轮精加工最优的方法而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为了提升强力珩齿的零件加工质量,本文阐述了强力珩齿设备振动监控的原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并举例实际应用,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数据比对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振动图谱、设备状态和零件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珩齿振动在多数情况下会影响零件齿面波纹,并会带来不同阶次的振动,通过设置监控限值用于确保零件加工质量。

  目前国内乘用车变速器齿轮为了达到高标准的 NVH 要求,避免齿面烧伤,普遍采用了强力珩齿的工艺作为齿面的最终加工工艺。实际应用中,由于珩齿切削效率的限制,强力珩齿对毛坯状态和余量的要求很高,导致在很多零件加工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因磨削阻力的变化引起的不同类型的振动,导致齿面一些带有固定阶次的振幅,反而让零件的实际 NVH 表现变差,产生很多复杂而不好控制的质量问题。PRAWEMA 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强力珩齿设备,其特有的振动监测系统为 HRI(Hybrid Reactive Index),能够提升强力珩齿的加工质量。

  1、在线振动监控功能的原理

  为了采集到设备加工时的振动数据,首先需要在机床的各主要快速运动部件上设置采集点,如图 1 所示。


  PRAWEMA 珩齿设备加工时的 3 个主要运动部件是:

  (1)工件回转轴C 轴,负责工件的夹紧和旋转。

  (2)珩磨头回转轴B 轴,负责珩磨砂轮的夹紧和旋转。

  (3)尾座移动轴U 轴,负责尾座的支撑和旋转。

  通过在 3 个轴上布置的振动传感器,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并通过瞬时测量设备传递到 PC 端保存。

  2、强力珩齿的加工过程

  强力珩齿工艺是珩磨轮主轴和工件主轴分别通过电主轴驱动,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高度同步,加工过程工件沿轴向往复运动同时工件径向进给。利用啮合处的相对滑动,并在齿面间施加一定的压力来进行磨削加工。表 1 列出了强力珩齿的几个主要过程阶段。


  为了便于针对不同加工阶段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在振动采样时分别赋予一个数值代码,不同数值代码代表了不同的加工阶段,表 2 列出了几个主要加工阶段的代码。


  正是由于珩磨过程中的应力和切削率低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由于应力的周期性变化产生共振,进而导致零件表面呈现出周期性的纹理变化,从而导致齿轮在啮合时产生噪声。

  3、HRI 系统的应用

  HRI 频谱界面

  HRI 的频谱界面采用实时监控画面,如图 2 所示,其中横坐标为频率 / 阶次,可通过设定按钮进行切换,两者的换算关系是:


  式中:f——频率,单位 Hz;O——阶次;n——轴转速,单位 r/min。


  纵坐标为对应频率 / 阶次的振幅幅值,单位为 mg,图形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不同的轴的实时振幅曲线。

  对于机器而言,其运动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固有的特征阶次和频率,表 3 列出了根据经验分析得出的部分已知的问题频率和阶次,便于使用者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参考。


  HRI analyze+ 的界面

  HRI 系统针对加工时不同阶段的振动数据进行了采集和保存,数据以 CSV 格式存储在 PC 端,HRI analyze+ 提供了针对 CSV 文件的多种查看方式,可通过表格、曲线和色阶谱线的方式进行分析。

  CSV 文件可以通过路径 :\……\HRIdata 文件夹进行获取,包含以下子文件夹:

  HriDebugLog 文件夹包含每一个工件随时间变化的加工过程参数。

  HriLog 文件夹包含每一个零件的 HRI 数据总览。

  HriFFTlog 文件夹包含每一个工件的各阶段的频谱数据,该文件是分析加工的振动的频率的数据,以下简称 FFT 文件,后面将重点介绍本文件的分析方法。

  FFT 文件名称采取固定的方式生成,包含了程序代号、加工时间、零件代号、轴号和工步。

  HriFFTlog 文件列表

  FFTlog 文件导入到 HRI analyze+ 后如图 3 所示,每组 FFT 文件包含了近 2 h 的所有零件数据,可通过时间或者工件记数标签找到需要分析的数据段。

  


  1. FFT 数据的筛选

  因原始导入的 FFTlog 包含了所有的数据,分析时往往不需要对全过程所有零件和所有轴进行分析,通过过滤选项,可以筛选出对于零件加工质量影响最大的轴和阶段,一般情况下,选择决定齿面最终形态的工作路径(阶段 4 和 10)和清磨(阶段 5)进行分析。

  2. 生成光谱图

  完成筛选后的数据依然是以列表的方式显示,为了更加直观地发现加工过程的异常,还需将列表数据转换为光谱图形式显示。图 4 通过颜色从浅到深的色差,可以更便捷地看到一些特征频率和加工过程中出现高幅值的区间。


  3. 对光谱图进行切片分析

  为了更加详细地看到高振动幅值区域的阶次和发生阶段,可以选择对光谱图进行切片,切片图如图 4 所示,右下角红色曲线代表切片阶次的振动曲线,黑色曲线代表对应的阶段。

  HRI 和 HRI analyze+ 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1. 故障阶次和阶段的确定

  举例:某珩齿设备出现加工后零件齿 S 形,对比分析频谱发现,相比于零件合格时期的状态,本次故障时 32 ~ 36 阶次在工作路径存在明显振动,已知高幅值振动区域后,为了判定该位置是否异常,可对比同一种工况下正常零件的光谱图,如图 5 所示,对比正常零件频谱,在同位置未发现振动,该阶次换算成频率为 3081~ 3466 Hz,根据表 3 的经验,该频率为尾座参与时夹紧系统的共振,重点排查工装与尾座的同轴度,经过重新校准精度,问题得到解决。


  2. 故障预防

  为了预防今后再次发生同样问题,可以在监控窗口进行限值设置和抽检超过设置限值的零件。如图 6 所示,对于阶次(2±2),珩齿阶段 10,工件轴C 如超过 60 mg 振幅,零件将被送往抽检区域,提示操作者该零件存在风险,需进行检测,此举可以有效避免风险零件的流出。


  4、结语

  本文只介绍了 PRAWEMA 强力珩齿设备振动分析的通用过程,这项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经验和数据积累的过程,因为所有的设备运行时必然存在振动,而判定哪些振动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需要大量检测数据的积累,其影响因子也是复杂多变的,文中提到的对比分析法是最快捷有效的。本文介绍的振动监控系统和分析方式,对于其他齿形精加工(如磨齿)设备利用振动监控进行故障分析也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

[ 技术中心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