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它灯火通明,像威风凛凛的的列车,在似乎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般狂奔。
它经常作为电影的主角,霸气十足地出现在科幻片、灾难片、广告片、枪战片和恐怖片里。比如,历史上最成功的具有写实风格的商业动画片《变形金刚》一度风靡全球,家喻户晓。其最大成功之处就在正义化身的汽车人领袖擎天柱这个主角。
擎天柱的原形就是美国帕卡公司旗下彼得比尔特公司制造的牵引车。
“我在美国高速公路上最怕‘遭遇’这种重卡。它从旁边经过时的威力总是让小汽车身不由己地颤抖。它厉害,真厉害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原秘书长陈光祖惊叹。
如果把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比作一个帝国,那么,重卡就是皇帝。能驾驶这种超酷庞然大物的人也都是了不起的家伙。毋庸置疑,驾驶重卡的人都很男人,很豪放,很勇敢,似乎所向无敌,是无数帅哥美女心中的偶像。
在一个汉堡包的电视广告片里,一个重卡司机在方向盘后狂咬汉堡包,完了还意犹未尽,吮指回味了一番。然后,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重卡绝尘而去。这个重卡司机居然是一位金发美女,别提有多酷了!
以上重卡基本上代表了新型重卡的形象,装备精良,驾驶轻松。驾驶经验丰富的重卡司机张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卡驾驶轻松与否关键在于变速器的性能。擎天柱原形重卡和广告中的重卡变速器性能和功能都很好。”
时下,中国有这样一段流行甚广的重卡司机顺口溜:“翻山越岭走平原,没黑没白把路赶。吃饭睡觉没有点,时时刻刻有危险。春夏秋冬不间断,刮风下雨也得干。一年一年连轴转,流了不少辛苦汗。什么糟罪都得受,啥样刁人都碰见。今天让人碰了瓷,明日让人抢了钱。遭到欺负不敢言,受气只能肚中咽。别管挣钱不挣钱,但愿大家都平安。车行万里平又稳,变速器好最关键。”
张猛的经验之谈和流行在重卡司机中的顺口溜都直指重卡变速器的极端重要性。既然如此,那么,重卡变速器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问题就成为汽车产业界不得不重视和深究的重大课题。
■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并存的竞争格局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内商用车处于“缺重少轻”的状态。因此,国家发展重卡工业,采取“本地化”就近配套原则,同时规划建设重卡制造企业和变速器制造企业,让一家变速器企业与一家重卡企业紧密配套。比如,綦齿为川汽配套,陕齿为陕汽配套,济齿为济汽配套。那时发展重卡产品主要侧重于军车和特种车。
改革开放后,伴随原中国重汽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卡技术,德国采埃孚、美国伊顿重卡变速器技术作为二次引进技术来到中国。此时的国内重卡变速器市场竞争主要是德国技术的綦齿与美国技术的陕齿之间的竞争。
随着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产品从中型载货车向重卡扩展,原中国重汽一分为三(川汽、陕汽和重汽),福田欧曼、北方奔驰、华菱星马和安徽江淮等汽车企业纷纷进入重卡行业。重卡工业快速发展,开创了国内重卡整车市场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同时,国内重卡变速器市场相应地出现了采用美国技术的陕齿、德国技术的綦齿、日本技术的哈齿和大齿及其改进创新产品的竞争阶段。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李盛其最近专门调查研究过国内重卡变速器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过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国内重卡市场‘春秋战国’般的激烈竞争,民营重卡变速器企业浙江万里扬异军突起,以法士特(原陕齿)为代表的双中间轴重卡变速器凭借高承载能力赢得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研制双中间轴变速器的企业,法士特最初只有9挡系列三个品种的产品。历经30多年创新发展,法士特已经自主创新开发出4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中,法士特变速器在国内8吨以上重卡变速器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70%,受到用户青睐。”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董事长严鉴铂颇感自豪。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秋贵介绍道:“万里扬重卡变速器年销量已经超过一万台。”
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副总经理段恒永说:“重汽在售重卡基本上都配装重汽变速器。”
北奔重卡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尹柏松表示:“法士特重卡变速器市场占有率高,技术比较成熟,受到用户认可。因此,北奔重卡配装的变速器主要还是以法士特变速器为主。”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公司中重卡营销部副部长王文起介绍道:”我们的JH6重卡主要配装我们自己生产的变速器,即一汽变速器。”
当前,在国内重卡行业,没有变速器企业的整车企业对外采购变速器;拥有变速器企业的整车企业在内部变速器供应不能满足其整车配套要求时就对外采购变速器。李盛其指出:“就是这样,国内重卡变速器市场呈现出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并存的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重卡几乎全部配装手动变速器
川藏公路沿途有14座大山,横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江河。
在这条路况险峻的公路上,一辆重卡正在奋力地前行,司机神色紧张,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位重卡司机就是青海省西宁市现年35岁的焦玉虎。他经常驾驶配装手动变速器、满载货物的重卡,往返奔波在成都和西藏之间的川藏公路上。
“重卡运输是很辛苦的职业,常常提心吊胆。我驾驶的重卡有十几个挡位。车辆不停地上坡、下坡,我的手脚要时刻并用。翻一座山,腿都快累抽筋了。” 焦玉虎刚刚翻过一座山,正在靠边休息。
焦玉虎疲惫地说:“川藏公路全程2000多公里,有许多山岭。我驾驶重卡,即使顺利爬过一座山,也得踩上百次离合踏板、进行上百次制动。从一挡升至五挡再从五挡降至一挡,我的右手一刻也不敢离开操纵杆。”
“路况和载重千变万化,重卡换挡操作也是动作频频。” 汗湿衣衫的焦玉虎仰起头,一张嘴,就把一瓶矿泉水倒进了肚里。
“在川藏公路上全程一个来回,一个星期,上万次踩离合、制动踏板和油门,不停歇地调整挡位,让我们这些重卡司机苦不堪言。如果重卡配装自动变速器,我们这些重卡司机就没有这么辛苦了!国内重卡怎么偏偏配装手动变速器、不配装自动变速器呢?” 焦玉虎颇感迷惑。
美国90%的重卡配装自动变速器,欧洲70%左右的重卡配装自动变速器。
严鉴铂告诉记者:“当前,国内重卡几乎全部配装手动变速器,很少配装自动变速器。”
李盛其也说:“国内重卡配装的变速器还是以手动变速器为主。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成熟可靠的自主品牌重卡自动变速器。随着成熟可靠的自主品牌重卡自动变速器产业化进程加快,重卡变速器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大部分重卡还是配装手动变速器,其中多数由法士特供应;少量重卡配装采埃孚自动变速器。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华分析道: “重卡配装哪种变速器,主要由客户需求决定。国内可供重卡使用的自动变速器还在起步阶段,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所以,国内重卡普遍配装手动变速器。”
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义军透露:“我们选购重卡变速器,主要考虑成本问题。当前,我们的大部分重卡配装岱摩斯手动变速器,少量重卡配装采埃孚自动变速器。我们将来生产的自主开发车型,会选择国内自主品牌变速器。”
“我们公司的重卡主要配装手动变速器,少量进口重卡配装自动变速器。从操作性、灵活性和简单性来说,自动变速器固然有优势,但是,作为用户,我们还是注重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特别是从使用成本来说,配装自动变速器的重卡总体上油耗高一些。”中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维志说。
近年来,在重卡变速器方面,法士特对标国际先进产品,跟踪国内外重卡企业未来车型,在成功开发新一代手动变速器平台S变速器基础上进行了S系列模块化AMT和集成式AMT开发,为重卡升级换代储备了充足技术。法士特成功开发换代产品和自动变速器,完成了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汽车传动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变的战略布局。
国内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薄弱。开发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企业潜心研究。因此,严鉴铂建议:“重卡企业应当把自动变速器和缓速器作为车辆标配。政府、企业等应当共同引导用户使用自动变速器和缓速器。另外,自动变速器技术是自动挡汽车的平台技术之一,我国开发自动挡重卡,必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产品。”
■关键技术实力不济
“国内重卡往往行驶五六十万公里,就会大修变速器。欧洲重卡行驶100多万公里,都不会发生变速器故障。”一位开过国产重卡和斯堪尼亚等欧洲重卡的司机这样抱怨。
这样的抱怨反映了国产重卡变速器和进口重卡变速器之间的差距。
采埃孚的发展战略是“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中高端客户提供更多帮助”。李盛其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重卡变速器虽然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和强大便捷的售后服务体系,但是,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仍有差距。”
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国内重卡变速器关键技术实力不济。
齿轮是变速器的关键零部件。其设计技术、工艺制造、热处理、检测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卡变速器的品质。
虽然国内重卡变速器齿轮技术发展了很多年,但是,重卡技术发展,对变速器耐久性、可靠性和噪声提出了更高要求。严鉴铂坦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重卡变速器齿轮技术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新材料研究、齿轮设计和修形技术、抗疲劳制造、低噪声高速齿轮研究等方面差距大。为解决这些问题,法士特国家级技术中心凭借自身强大的设计、工艺能力,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专项工作。”
张秋贵等多位企业家和专家认为,国内外重卡变速器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材料和工艺之别。
尹柏松说:“国内重卡变速器可靠性、节油性和稳定性都有待提高。虽然国内重卡变速器仍以手动变速器为主,但是,自动变速器将是国内重卡变速器的发展方向,需要有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不过,这个愿景至少在三五年内难以实现。”段恒永也持类似观点。
李盛其特别强调:“国内重卡变速器产业总体发展战略是实现重卡变速器操纵轻便化、自动化、轻量化、高端化和智能网联化。”
严鉴铂进一步指出:“无论开发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技术,还是开发重卡等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国内汽车变速器行业都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