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的5台仪表车床到现在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齿轮散件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环传动)作为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行业领航者,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40.92%。
高增长的背后,是双环传动一直以来坚守实体、大胆创新、孜孜以求的定力和魄力,42年发展,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到“智造”的完美转型。

走进双环传动生产园区,各种自动化设备齐开工,在行星轮生产线上,2-3台机械手相互交叉运作,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据了解,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齿轮在手订单与2022年意向性合同共计16.4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2021年,双环传动归母净利为3.27亿元,同比增长537.45%,双环传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齿轮领域抢得了市场先机,叠加齿轮制造领域国产替代加速、主机厂将齿轮零部件外包趋势。

“如今的成功来之不易,多年前,我们就布局在新能源齿轮领域,它的技术研发是一场艰难无比的战役。”双环传动人资文化部部长陈文峰说,传统燃油车齿轮转速一般在3000r/min左右,而新能源齿轮转速基本在10000r/min以上,更高的甚至可以达到20000r/min,因此在噪音、转速和扭矩等方面对齿轮精度要求更高。
陈文峰表示,“随着汽车产业的升级改革,特别是电动化趋势,使得整车及部件企业自身所面临的核心创新能力与制造能力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这一态势让原有格局逐步走向分工协作、协同发展。”
“不论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嗅觉,还是突破核心技术,双环传动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陈文峰说,双环传动近年来对于人才的“引、育、用、留”格外重视,在吸引人才方面,不仅成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还成功申报了国家创新实验室以打造高端人才“强磁场”。正因如此,才一举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高精密减速器。

高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位的减速机,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非常大,但该技术一直被日本企业垄断。一直专精于高精密齿轮零件制造的双环传动,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创立了由张靖博士领衔的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开展了减速器的正向设计研究及体系化产品开发。
团队经过多年摸索,通过双环齿轮材料定制化开发技术、自主热处理管控技术、精密加工和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减速器核心零部件的高效高精密加工制造,并探索出了一套减速器独有的选配、装配和测试方法,最终实现减速器从零到一,从一到万的突破。

对于零部件企业而言,最核心的要素是增强研发能力,跟上市场的需要,并能够不断根据市场进行产业的调整,让自己能够时刻与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匹配。
数据显示,双环传动一季度研发支出6401万元,同比增长46.85%。“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青春的秘诀。”陈文峰说,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双环传动总结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制胜法宝,在空白的市场中不断创新摸索,寻找从0到1的研发突破,在已有的市场当中不断更迭产品性能、质量,完成从1到10的优化过程,在质量、成本、售后等方面不断开拓提升。
四十多年,双环传动始终坚守“好一点、好很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如今的行业领航者。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鸿表示,通过数字平台和管理改善,双环传动收获了中国智能制造专项、浙江省数字车间/制造智能工厂、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等荣誉。2021年,双环传动成立了环智云创,专门针对智能制造和未来工厂进行设计和实施,不断推进数字化和低碳化,为实现真正的未来工厂不断努力。

2021年,玉环工业经济量质齐升,规上企业数和规上工业产值双双“破千”,分别增至1031家、1027亿元,其中亿元企业244家、净增120家。目前,玉环拥有8家上市公司,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在一批“巨龙”企业的引领下,玉环汽车零配件国内细分市场份额超过30%、水暖阀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5%、特种医疗器械及制造设备国内市场份额达90%,形成了汽摩配、阀门水暖、家具、眼镜配件、药械包装、机床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拥有中国阀门之都、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新古典家具精品生产(采购)基地、中国欧式古典家具生产基地等13大国字号区域品牌,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名城。特别是像“双环传动”“中捷科技”“华龙巨水”等众多玉环各产业领域的“领航者”,正以产业大脑创新应用为支撑,以“未来工厂”建设为引领,打造“新智造”体系的发展业态,全面提振产业优化新动能,为玉环加快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