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该公司数字化制造车间,全自动的机床设备正在加工螺母部件,2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内只有寥寥几名工人。
“当前订单量很多,各条生产线都是满负荷运作,公司今年1到5月实现同比增长。”车间里,公司总工程师刘雁指着一排数控立式滚齿机告诉记者,这个是公司的明星产品,前不久刚交付了一批,正在调试的这批就是接下来即将交付的。
普什宁江前身为1965年内迁的国营宁江机床厂,从国营老厂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普什宁江成长的核心秘诀是什么?经过一天的实地走访,记者找寻答案。
创新攻关“练内功”
拳头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刚走进数字化制造车间,刘雁就急忙领着记者来到一排四四方方的白色“铁盒子”面前,“这个叫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它的研发有效地解决了国外的‘卡脖子’难题。”顺着方向看去,一个全封闭框式结构的机器呈现在眼前,整个产品机床床身、立柱、滑座均由铸铁制成,机床X、Y防护采用整体式插页防护罩,直线滚柱导轨的安装面采用了精密刮研技术,保证机床具有较高和稳定持久的几何精度。
“以往定位精度高于6微米的精密加工中心就会被国外禁运,目前公司生产的精密加工中心定位精度能达到3微米,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刘雁介绍,为了这小小的3微米,研发团队走了整整十余年。“在国家04重大专项扶持下,我们联合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华中数控、南京工艺、株洲钻石等单位进行攻关,让产品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从500小时上升到900小时、1500小时、2000小时;产品定位精度从10微米上升到8微米、6微米、4微米、3微米。
类似的攻关经历还出现在普什宁江其他的产品身上。“这是我们联合多家高等院校研发的FMS柔性制造系统,它能把3台甚至更多机床连成生产线,改变了过去大批量单一零件生产的状况,实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即使是不同的物料品种和加工工序都能共线完成。”刘雁自豪地说,以前机床都是单机作业,每台都需要有人监控。为了提高产能和工艺,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机床关键箱体类零件精加工FMS柔性制造系统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经过10年研发让物料快移速度从50米/分钟上升到100米/分钟,整线可靠性从900小时上升到1500小时。凭借遥遥领先的行业引领力,公司先后主持制定了“数控加工生产线 柔性制造系统”等5项国家标准。
此外,普什宁江把精密数控车床重复定位精度2微米以内,成功研制高精度车床,解决航空、航天、减速器等领域对高精密或超高精密淬火零件(≤HRC68) 进行硬切削的需求,保障了重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安全。
“我们从2009年开始承担国家的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普什宁江研发院院长王珏介绍,以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四川省高端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司建立了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和北京星航机电有限公司、南方航空工业等用户的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合创新模式。
“如今,我们正在探索新一代坐标磨床的技术攻关,成功后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智能能力和集成能力。”王珏说。
抢抓机遇谋改革
“自动化”转向“数字化”
参观完整个制造车间,记者发现了这样两个场景:一边是封闭式的设备干净整洁,产品整齐归位,偌大的车间寥寥数人;另一边是全敞或半敞式生产设备,浸满黝黑的油,产品在地上铺得满满当当,工人在工位上紧张忙碌着……
为什么会这样?见记者不解,普什宁江精密制造事业部副部长、数字化车间主任刘忠伟介绍:“两个场景展示的分别是传统车间和数字化车间。当前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机遇,成都市正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作为实体制造企业,我们主动在机遇中求变,加快推动数字化建设改革,以科技赋能生产。”
在数字化车间总控室,记者见到墙面上悬挂着一个巨幅数字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设备的利用情况、计划产量、完成情况、运行状态等信息。“这里相当于整个数字化制造车间的智慧大脑,也是‘数字宁江’的建设成果之一。”刘忠伟介绍,数字化车间包括计划管理、设备监控、程序管理、刀具管理、设备运维管理及远程故障诊断五个功能模块,所有的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线作业管理、生产进程监控与实时调度都能在总控室一目了然,实现作业计划接收、物料贮运、设备加工、质量控制等全过程的可视化、透明化。同时,通过这套系统还能做到产品质量信息的全面采集和记录,实现产品质量按单件或者批量方式追溯管理。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公司有部分生产原材料运输存在难题,得知情况后,都江堰市经科信局主动靠前服务,为我们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保障,确保了生产顺利进行,产品如期交付。”刘雁说,一路走来,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定期走访、“一对一”专项服务等,切实让企业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主管部门前后指导企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质量发展资金、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市级支持企业加班补助等10余个项目,为企业发展进一步增添了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深度参与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项目,做专、做精机床主业,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工业支撑,努力‘成为中国中小型精密机床研制服务的首选地’!”刘雁说。
制造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要
纵观普什宁江的发展之路,创新和改革是两个亮眼的标签,不管处于哪种环境,企业始终坚持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改革拥抱时代发展,顺利从国营老厂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如今,在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大背景下,在成都市良好营商环境的助力下,普什宁江正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转型,聚焦优势锻长板、围绕长板补短板,通过强链补链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