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工业领域服务平台,行业技术的领航者;
把齿轮传动之脉搏,谱信息时代之新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行业动态

订单超20亿元,小齿轮“跃动”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05 | 来源:温岭发布 | 作者:
   2月初的上午,浙江巨跃齿轮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派火热景象,工人们活跃在滚齿、热处理、热后磨、磨齿等各道生产工序上,为保质保量完成订单全力冲刺。

工人赶制订单。

  “新年好!大家快去食堂吃饭。”正是换班时间,上完夜班的工人鱼贯而出,公司总经理吴多兵一边连声招呼着,一边向小布解释道,“今天是我们公司农历新年开工的第二天,我们2025年接到了20多亿元的订单,所以春节需要不少人坚守岗位。”

  Q:小小齿轮“转动”如此大规模的订单,秘诀何在?

  A:“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瞄准了新赛道,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叩开了新市场的大门。”吴多兵说。

  勇闯新赛道


吴多兵(左)和线长探讨生产细节。

  2019年,欧洲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为即将启动的新能源汽车齿轮项目广发“英雄帖”,但合作条件颇为严苛:供应商需自行承担3000多万元的开发费用和项目风险,且开发周期长达4年。许多企业选择了观望。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巨跃年利润仅1000多万元,却敢全力一搏,成为首家签署这份挑战性协议的企业。

  “熬过4年联合攻关,2023年5月,这款定制版新能源高速齿轮迎来量产,转速达到每分钟1.6万至2万转,兼顾效率、噪声、强度、寿命等要素,达到全球顶级水平。”吴多兵告诉小布,凭借这一拳头产品,巨跃还获得6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拿下多个大单,2024年产值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有余。一个“敢”字,让巨跃鱼跃龙门,从排不进行业前十,跃至行业前列。

  追求高品质

  “不过,这都是老皇历了,新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吴多兵话头一转,“去年,我们研发了300多种新产品,八九成是高精度齿轮,有一半在今年量产。走,跟我去车间看看。”


样品间里摆满了齿轮产品。

  迈入厂区,只见簇新的机床鳞次栉比,搬运机器人穿梭往复,机械声并不嘈杂,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作业。在801磨齿生产线,1993年出生的重庆小伙凌强正将磨齿加工后的齿轮取下来,用千分尺测量齿轮直径。他指着千分尺上的数字说:“这个齿轮的跨棒距是358.878毫米,这批产品要求高,得逐个检验,误差在3—4丝之间,才算合格。”

  吴多兵也停下脚步,指着凌强在摆弄的圆形“铁疙瘩”向小布介绍:“这就是我们的重点新项目——商用车新能源系列轴齿之一。相比乘用车的轴齿,它的结构更复杂,技术含量更高,一套价值上万元。”他语气自豪,满怀憧憬。

  新春赶订单


工人赶制订单。

  小布随口问起新春加班伙食,凌强脱口而出:“食堂一日三餐免费吃,鸡鸭鱼肉,都是硬菜!除夕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饺子和汤圆,很贴心。”他在巨跃工作已经3年,这个春节和妻子一起留在了温岭。“很多人拖家带口过来,有的村有十几号人在这边上班,这何尝不是一种团圆?”问起新年福利,凌强笑了起来,除了正常的加班工资,公司还提供每天400元补贴和春节返岗1000元红包等福利。

  离开车间,恰好到仓库,只见门口堆满了打包得方方正正的零部件,不远处停着一辆12米长的大货车,工人们正在忙着装车。“目前一天产能约7万件,当天生产,当天发货。为了应对繁忙的生产,产能还要扩张。带你到新厂房看看。”吴多兵招呼小布跟上。

  扩建提产

  新厂房距离总部约15分钟车程,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只见电子束焊接等生产线已投产,工人正对新到的设备进行调试。吴多兵指着大片空地说:“还有300多台新设备将陆续进厂。去年,公司投入2亿多元资金进行车间改造和设备升级。与之配套,计划再招1000名工人,正月初六就正式开始招。”

  离开前,吴多兵拉着生产组长老姜的手,叮嘱道:“质量看好了,安全一定要守住,我们争取在三四月份将新厂房填满,产能又能增加三分之一了。”

[ 业界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