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工业领域服务平台,行业技术的领航者;
把齿轮传动之脉搏,谱信息时代之新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政策法规

是“专精特新”也是“隐形冠军”,一文读懂专精特新企业有多强?

发布时间:2024-05-30 | 来源:先进制造业 | 作者:
   最近,“专精特新”可谓“热词”,频繁出现在各种政策文件中,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专精特新“小巨人”有“5678”的特点,即超过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过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过七成深耕10年以上,超过八成居细分市场首位。

  其实,在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已经对“专精特新”作出了解读:

  “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领航企业作为政策支持发展的重点之一。”

  那么,“专精特新”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专精特新”背后又蕴藏着那些政策扶持?

  一、“专精特新”解析

  1.什么是“专精特新”?

  专,即专业化;精,即精细化;特,即特色化;新,即创新能力强。

  “专精特新” 企业就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一般来说,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都出自制造业。

  2."专精特新"企业有哪几类?

  在“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安排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性企业梯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3.创新型中小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

  4.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则是企业中的佼佼者,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其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5.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6.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二、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有哪些政策支持

  “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科技创新支持等多项扶持政策。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也容易获得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各类投资渠道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能获得人才、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支持,在市场推广方面亦存在较大优势。

  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1年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

  随着中央政策关注程度的加深,为促进当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的省份也在逐渐增加,现已有多个省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现阶段,各省份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在认定奖励、服务补贴、研发补贴、机构补贴、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为什么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

  从内因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庞大,贡献突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去杠杆、去产能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从外因来看,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动荡。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受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高新科技发展遭遇“卡脖子”,我国在一些核心、关键领域还受制于人。

  这就不得不提2020年发生的"美国断芯华为"。这并不是一个孤例,与其说,美国卡的是华为的脖子,不如说,它卡住的是中国的脖子。

  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正是为了解决"卡脖子"难题。

  


 

  四、“专精特新”将重点扶持哪些行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

  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

  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

  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根据《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年版)》,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着力突破工业“四基”发展瓶颈。

  其中2025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工业“四基”,指的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

  


 

  2019年到2021年期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精专特新的企业共4922家,涵盖了制造业中各个关键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

  为了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工信部提出了五大方面的培育政策:包括强化梯度培育、加强政策支持、开展精准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动态管理等。

  


 

  力求通过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而新三板改革暨设立北京交易所,国家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意图也非常明显。“专精特新”也有望作为未来市场的投资主线。

  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作为申办“专精特新”企业的龙头行业——制造业却依旧面临着人才的紧缺,在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依旧可以发现诸如缺乏顶层设计、转型认知不足、信息孤岛严重、管理和流程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国家出台了专业人才多维培养机制,各省市完善引入、用人和育人机制,旨在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团队。

  而在未来这个极度不确定的世界里,企业的竞争也将逐渐演变为知识体系的竞争,即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上的竞争。

[ 业界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