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秋田齿轮)副董事长刘一接受记者专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市政协委员、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刘一。
企业发展之“痛” 成本攀升招工难
“近年来,制造业正致力于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成效不错。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
刘一介绍,除了原材料涨价,企业还面临能源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问题。比如,工厂生产一线无论是从认同能力、工作环境还是劳动强度、管理程度上来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都大不够,主力目前以70、80后为主, 90后、00后则把目光投向了制造业以外的上述行业。
以秋田齿轮人员年龄结构为例,18-35岁的人员,只占三成左右。
“如果持续下去,再过几年,或许就会出现用工‘断档’的问题。”刘一说。
▲ 秋田齿轮车间自动化生产现场。
逆势下的“突围” 秋田齿轮去年实现30%的增长
再难,前行的步伐依然不能停歇。
如何前行?
刘一给出的答案:“专心、专注、专业”。
“秋田齿轮自1993年成立,近30年了。”他说,纵观国外做得好的制造业企业,一般都是沉淀了上百年历史,如果企业太“浮躁”,频繁跨行,风险反而会更高。企业的目标就是沉下心来做齿轮。
近两年,与许多制造企业一样,秋田齿轮同样面临着钢材、人力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
“心静”之下,企业也在“突围”。
刘一介绍,秋田齿轮始终紧跟市场发展趋势,除了聚焦高附加值的中大排量摩托车齿轮外,近年来还逐渐加大自动变速箱齿轮和新能源汽车减速传动齿轮的研发,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板块。
“为此,我们培养了7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从以往的传统代工生产往设计端做延伸,与客户进行产品联合研发。”
他举例称,秋田齿轮提供给宝马摩托车所用的部分齿轮部件,便是宝马公司根据需要量身定制设计,由秋田齿轮与对方共同研发的。
“通过参与产品共同研发,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增加了话语权。”
为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秋田齿轮还大手笔投入进行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以及不断推动设备技改升级。
通过转型升级,不仅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也为企业赢得了市场。
近年来,秋田齿轮销售连年创新高,其中,2021年实现了30%的增长。
据介绍,秋田齿轮现已与国际国内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年产销齿轮超过1.2亿件,占有国内32%左右摩托车齿轮产品市场,全球平均每5辆摩托车,就有一辆装有秋田齿轮的产品。秋田齿轮已是中国大陆唯一向德国宝马总部供应摩托车齿轮的配套商,同时还是宝马1000cc以下的摩托车齿轮核心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秋田齿轮还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是重庆民企首次获得该奖项。
▲ 秋田齿轮成为宝马摩托车配套商。
突围之“策” 加大扶持让企业“轻装前行”
发展的背后,同样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刘一说,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有力保障了重庆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例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困难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下调的政策,每年为困难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改造上,有效促进了困难企业的转型升级。
“但原材料持续上涨、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利润空间大幅压缩等问题,仍然导致很多企业在新产品研发、设备引进及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在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较为艰难。”
“2022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年头,迫切需要政策扶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一臂之力。”刘一说,比如延续困难企业社保优惠政策,在关键时刻为困难企业减少资金压力;在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也增加中大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在扶持政策上的获得感。
在他看来,如何增强制造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培养和留住技能人才,对制造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尤为重要。
刘一表示,能否吸引和留住技能人才,除了企业的福利待遇需要提升、工作环境等需要改善外,宏观政策上的扶持和关怀也非常关键。建议更进一步为企业搭建用人平台、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和技能人才激励措施、扩大技能人才的激励范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技术人才加入到制造业行业,为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