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渡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进入了成长发展期,在2025年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将进入应用阶段。中国的智能制造要强调国产化,也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
7月30日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制造业的未来图景——我们的挑战与应对”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做主旨发言,他论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态势。
屈贤明指出,中国制造业从2010年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材料、工艺依赖国外,产品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污染的排放比较严重等,为此,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并于2015年正式印发。实施两年后,我国制造业正谨慎向好发展,但一些顽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他认为,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就是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而智能制造将在中国强国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2025年我国在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发电输变电装备等领域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目前国家正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专项等方式,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智能制造太热”屈贤明说,由于用工难、用工贵、招工难,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也要求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模式,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最有效的一个解决途径。新一轮产业革命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发展态势势不可挡。
屈贤明认为,“智能制造将使中国的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化”,并将体现在产品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产业模式的创新。
总结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态势,屈贤明认为是“顶层设计基本就绪、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城市地区梯次展开。”中国已经渡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进入了成长发展期,在2025年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将进入应用阶段。中国的智能制造要强调国产化,也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