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机械工业基础性产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大向强的发展历程,已经具备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机械零部件行业发展到今天,产业结构和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有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021年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
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由紧固件、齿轮、链传动、弹簧、粉末冶金和传动联结6个分行业组成。现有会员单位2000余家,拥有职工30余万人,总产值达5000多亿元。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确切地说,我国零部件行业在国内外贸易极其复杂的环境下,抓住市场、应对风险、挑战机遇,针对国际市场供需关系,抓住国外市场对中国生产零部件依赖的主要矛盾,兼顾国内平衡需求,形成较稳定的战略性产业链,稳定了国内良好的秩序,进一步促进了外贸产品的出口。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21年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在5400多亿元。其中:齿轮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超3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5%;产品进口额为1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49%;出口额为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6%。紧固件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为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4%;产品进口额为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1%;出口额为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4.43%。链传动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为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6%;产品进口额为2.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7%;出口额为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弹簧行业全年工业产值为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7%;产品进口额为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3%;出口额为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6%。传动联结件行业工业总产值为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产品进口额为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04%;出口额为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07%。粉末冶金行业工业总产值为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产品进口额为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出口额为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4%。
新冠肺炎疫情、贸易摩擦、国际物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国际形势趋势不明朗、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造成的影响
2021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供给瓶颈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推高了全球通货膨胀水平。全球疫情造成的供需变化和运费、原材料成本、能源资源价格、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四升”问题直接加重了企业负担,其中以外贸出口为主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尽管外贸订单量有所恢复,但企业利润并没有同步增加。一方面因为企业普遍面临集装箱短缺、拥堵和运费飙升,海运成本占比从5%上升至20%左右,导致企业利润被严重压缩;另一方面是在出口销售产品上缺乏议价能力,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目前,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商品外采比例较高,国际价格上涨,客观上加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推高了国内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10月份国内PPI一度上涨至13.5%,为多年来新高。零部件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其所生产的产品对主机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疫情出现的这几年情况看,规模以上企业抗风险的弹性屈服能力强、刚柔兼备,且有不断创新之产品问鼎。小微企业则由于产品单一,市场有限、低端产品过剩,竞争受制于人,经济效益低且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被当地限电时间长、招工难和无法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了小微企业成长艰难。
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四五”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
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的核心和基础,对重大装备和主机的水平、性能、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端”零部件很难实现主机产业真正的“高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规模庞大、基础坚实、竞争力强的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大国,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其中主要骨干企业约500余家。在全球经济发展疲软的形势下,仍保持平稳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18年销售额首次超过4000亿元,“十三五”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仍超6.5%,出口增长达10%。“十四五”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要破解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重点装备和关键材料,突破一批为高档装备制造配套的短板产品,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优质产品。完善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服务体系,吸引服务型企业、机构和组织为行业提供设计、工艺、教育、培训、咨询和质检等专业化服务。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智能化关键适用技术得到试点应用。全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节能减排技术产品装机率普遍提高,淘汰一批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工艺装备。具体目标是:突破20项核心通用零部件产品技术瓶颈,补齐20种产品短板,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在高端装备和重点工程上得到批量应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中高档标准水平,在2个分行业试点推动产品质量承诺和监管机制,产业供应链和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企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培育30家高档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企业,具有专项产品的自主技术优势,达到国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涌现2~3家国际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群。本着重大装备配套急需补短板、产业升级关键解难点、固本强基重点促协同、宏观政策落地优环境的项目优先原则,确定“十四五”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用五个推进来概括主要任务:①推进自主创新,突破技术瓶颈;②推进提质增效,实现质量优化;③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④推进品牌培育,增强竞争优势;⑤推进技术支撑,夯实技术基础。根据行业发展现状,行业重点发展产品:①高速度、高精度齿轮及传动装置;②高强度、高可靠性紧固件;③高速度、高精度抗疲劳耐磨损链传动系统;④高应力、抗疲劳、轻量化弹簧;⑤高性能、高可靠性传动联结件;⑥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
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在转型升级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基础配套产业,全球竞争比较充分,经济增长受制于上游材料供给和下游主机行业需求,也直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整体上看,“十三五”期间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但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是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较快的5年。主要成绩如下:一是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体系进一步发挥作用,营造了高质量创新发展环境,政府更注重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供给,产业发展对创新和基础支撑需求更加迫切,促使一些技术机构、大学加大了对基础共性技术的投入,支撑作用明显改善。二是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取得进展,获得多项强基工程等国家专项支持,带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产业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产业供应链逐步优化,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企业自筹资金自主创新研究项目,攻克大量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可喜进展。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建立起企业研发机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为上下游企业服务,形成协同发展的态势。三是为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领域配套能力增强,服务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工程对提高自身竞争力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一些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投入,跻身相关领域配套前列,形成了一大批专注特定领域特定产品的专精特新企业。四是配套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械通用零部件为大批量集中生产,制造装备的水平直接影响零部件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制造成本,制造装备从简单单机向多工位、多功能、复合化、生产线转变,制造过程从机械化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专业化制造装备供给能力提高,对外依存度降低。五是专注重点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机械通用零部件企业面对的市场十分广泛,竞争十分激烈,大部分产品既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产品形成自身特色,服务于特定领域,特定用户。六是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稳步启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也是解决资源环保压力的重要手段和要求,必须尽快布局。一些IT企业和装备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产品,业内企业量力而行,谨慎引入。环保督查倒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一定成效。存在问题和差距: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产业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能力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同时存在,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科研水平差距较大,前瞻性科技投入少,基础研究和基础数据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产业链中话语权低;高层次技术开发人才、工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普遍缺乏,整体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缺乏人才在职培养、培训的环境和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尤其是国内汽车、机床、钢铁等主要服务产业处于产能调整和产业转型期,订单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下游产业对国产零部件信心不足,部分主机配套零部件进入难;政策落实不到位,重大专项支持少,普惠性政策力度不够,公共服务缺位,缺乏技术创新和试验测试服务平台,协同性不够;产业转型升级仍处在爬坡期,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不高,新动能培育不足;生态环保压力大,单位GDP能耗物耗偏高;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受承兑汇票等金融工具盘剥严重,投资回报率低,投资者信心不足。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零部件行业在此方面如何发力?企业如何做?
2021年工信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小巨人”企业在这个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推动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的关键交汇点。截至目前,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有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属于工业“四基”领域,这些企业大多深耕行业超10年以上,许多“小巨人”企业位居所在省份细分市场之首位。具有产品配套蕴含高技术、支撑企业大配套、在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发挥了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专精特新”重要作用。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在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经营管理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抢眼和突出。“上天、入海、探月、高铁”等大国工程中,都能找到“小巨人”的产品。这些都是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不断迭代产品和创新服务模式。如何培育更多优质“小巨人”企业,我们零部件行业积极采取的措施是:扶持培育先进企业与产业配套相结合,支持企业自身创新与加强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在政策上提供条件,通过示范工程、创新技术产品评价、科技成果评奖等鼓励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技术信息应用;通过团体标准、市场准入、技术评价等支持技术产品推广和规范市场;在服务方面亲力亲为,为行业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解决企业发展阶段中的痛点、堵点、难点。调动企业参与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千家“单项冠军”的热情。当然,目前我们零部件行业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能够真正重视基础零部件对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关键作用,加大对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的支持力度,在研发项目资金投入中能够减免税收、对攻克“卡”脖子技术项目,国家承担一点、政府承担一点、企业承担一点,解决技术改造资金难的大问题。还有要在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倾斜。作为行业协会也要根据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反映企业诉求,为行业、企业、政府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行业要练好内功,加大自主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