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曲线陡峭上扬
工业化在中国快速且高效地推进,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8 年 10 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抵达日本东京,展开了为期 8 天的对日访问。根据行程安排,邓小平一行 10 月 26 日要从东京前往京都。东京与京都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70 公里,坐飞机太近,坐汽车又太远,日方极力向中方代表团推荐乘坐新干线。在乘坐“光-81 号”新干线列车时,工作人员问邓小平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这几句随口而出的家常话简直就是对中国此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预言,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脑海中的宏伟蓝图逐步在中国大地上变成现实。就像飞驰的高速列车一样,中国经济高效率地运转起来、奔跑起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最终拉出了一条世所罕见、陡峭上扬的工业化曲线。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进程。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党和政府认识到,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是唯一出路。
1949 年后 30 年的时间里,中国模仿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具备了生产各类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的能力,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军工制造业基础。但是,重工业毕竟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计划经济体制将资源向发展重工业倾斜,在资本极端短缺、低端劳动力极端充裕的基本国情下,也显现出了弊端。由于缺乏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殖民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外资引进,以及原有工业的积累,中国被迫长期依靠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实现资金积累,同时抑制轻工业投资规模,扭曲了各种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削弱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潜能,限制了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劳动者尤其是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工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总体差距并未缩小,而在封闭条件下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国企,缺乏开放竞争市场中的自生能力,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分棘手的难题。
1979 年 11 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弗兰克·吉布尼等人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为社会主义建设找到新的活力之源指明了方向。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引入市场经济概念到 90 年代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工业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走向市场,并逐步建立起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企业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形成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特别是 2001 年正式加入 WTO 之后,随着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国昂首迈进世界工业大国行列。中国长期锲而不舍地执着于推进工业化,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快行道。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
尽管国有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但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允许个体创业开始,到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而已。这期间,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 12 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 14 倍,占 GDP的比重从 14% 上升到近 50%。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开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关键。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探索出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国际贸易形式,开辟了深圳等经济特区,大力引进境外投资,大规模建设出口产品生产基地。
乡村经济、民营经济的繁荣及外资的进入扩大了中国市场的规模,一些军工企业也开始生产民用产品。在经济改革中初尝实惠的城乡居民接触到了各种新鲜商品,民间俗称的“三大件”品种不断丰富和变化,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步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食品和各类消费品品种日益丰富,轻工业和低端消费品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十年
中国的民营制造业崛起,外资制造业大规模进入中国,引爆了以规模化、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和出口大批量日常消费品的革命。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工厂遍布中国城乡各地,作为中国工业革命“后备军”的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为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制造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但高端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其间,中国抓住了纺织品这个最大的轻工业产品市场,找到了快速工业化的旗舰产业和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民营企业日益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两种体制改革的典型模式。随着经济特区的实验示范、股票市场的建立、商品房的出现,中国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中国市场也逐渐由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形态转向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形态。
在这10年时间里,广东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江浙地区的民营经济同步崛起,形成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巨大的“增长极”。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内地的制造业乃至经济实力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而大量刚从计划经济转轨过来的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打法,缺乏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倒闭的现象,不少国有企业原先拥有的知名品牌在这个时期遗憾陨落。
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脱颖而出,依靠灵活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竞争优势。“营销”尤其是“广告”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打开市场的金钥匙,央视“标王”现象引人注目。有些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一掷千金,竞得“标王”,一夜成名,甚至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企业。与此同时,天价标额也引发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又让一些声名鹊起的明星企业如流星般划过天空,陨落破产。众多民营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这一时期,还有大量原先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下海创业”,创业者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在这10年中,中国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外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幅增长。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显露,国际贸易额节节攀升,国内市场日渐繁荣。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广泛引进国外工业品和消费品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而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消费者对制造业产品产生了更多个性化需求。也正是在这10年间,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开始逐渐加快,财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成为热门软件。
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
中国制造业逐渐融入世界,“中国制造”闻名全球。外资进入中国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日渐凸显,尤其是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 之后,在全球制造企业降低制造成本、面向亚太市场的产业链外移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顺势而为,推出了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出现了众多外资制造企业与中外合资制造企业。长三角地区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逐步深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龙头。
在这10年中,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高速交通网络建设,在前 20 年创造的对能源、动力系统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巨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强势突破了能源、动力、交通、通信等发展瓶颈,机械设备、中间产品和交通工具等产品市场快速扩张,迎来了煤炭、钢铁、水泥、化学纤维等生产和技术的发展高峰,冶金、钢铁、矿产、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化工材料等行业的规模化大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前难以想象的重化工业的革命性突破。
令“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全球闻名的,正是中国沿海地区的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赢得了大量 OEM(原始设备制造)订单,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而支撑这些企业实现低成本优势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和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尤其是在 IT 产品、玩具、服装、制鞋等产业领域。有人说,这个时期,如果深圳到东莞的高速公路堵车,就会造成全球计算机配件涨价。这虽略显夸张,但却是有些事实依据的产业链传导“蝴蝶效应”。
这10年也是全球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997 年香港回归和 1999 年澳门回归,使内地与港澳的合作更加深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飞速增长,跨越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建设,铁路一次又一次大提速,航空载客量和货运量增长神速,而中国的电信事业,尤其无线通信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的城市俨然成了全球最大的“工地”,建筑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农民工像潮水一般涌向沿海地区,支撑了民营制造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汽车迅速进入中国家庭。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2003 年之后,整个中国制造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尤其是中国的船舶、机床、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与通信等产业发展迅速,进而又带动了对重型机械、模具,以及钢铁等原材料需求的海量增长,带动了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国家对军工行业的投入增大,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大型国有企业的效益显著提升,钢铁、烟草等行业开始进行整合。资本市场为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这10年中,民营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一方面,除能源、军工、烟草等特殊行业,以及国资委主管的重点国有企业集团之外,很多国有企业逐渐实现民营化;另一方面,很多民营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产业集团,在产业规模方面达到了全国甚至全球的领先水平,如广东顺德的家电产业、浙江温州的电气产业、福建晋江的制鞋业、江苏昆山的电子产业等。
这10年中,中国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国内的制造业市场已经国际化,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品种极其丰富,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中国经济成为全球亮点,而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国际贸易额持续高速攀升,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中国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这10年中,中国的优秀制造企业已经走向世界,例如海尔、华为等,而机床、汽车等行业的大型制造企业也已着手国际并购。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电子商务的巨大需求。而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成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投资效益不断提高,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改革开放后 30 年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中国从落后走向昌盛,从贫穷走向小康,昂首挺胸迈进工业大国的行列。195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679.1亿元,1978 年增加到了3678.7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达到319 244.6亿元。2008年中国的GDP比1952年增加了469倍,是1978年的86.8倍。其中,1979—2008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8%,是同期全球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也超过了日本与韩国经济起飞阶段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2%和8.5%)。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中国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按照2008年汇率(注:100美元=694.51元)计算,中国的GDP为 459 67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位于美国、日本之后,世界排名第三。同样以美元计,2010 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 超越日本,世界经济格局的天平再次向中国倾斜,在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后,中国重回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位置,中国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规模轻工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业的兴盛;20世纪90年代中期,钢铁、煤炭和公路建设的繁荣;进入21世纪后,高铁建设和重化工业的起飞,它们分别作为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的产业典型,共同拉出了一条工业化发展的陡峭上扬曲线。中国人凭借中国制造的巨大能量,在各个产业领域全面突破,在神州大地上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大国地位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众多工业制成品产量、出口量均高居世界之首,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制造大国,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拿到了世界制造中心俱乐部的入场券,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最大份额。中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在全世界的排名不断攀升,直至牢牢坚守在第一的位置,占全世界产能产量的份额遥遥领先。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先进制造业产品跻身世界前列。相应地,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日益提高,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就产业结构而言,1978—2010 年,中国的 GDP 构成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 41.3%(1990 年)和 48.1%(1980 年)之间,其中工业所占比重在36.6%(1990 年 ) 和 44.1%(1978 年 ) 之 间。2000—2010 年, 除 2001 年、2002 年、2009 年3年工业占比分别为 39.6%、39.3% 和 39.6% 之外,其余年份的工业占比均在 40% 以上。
就创造就业而言,2008 年,仅年主营业务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其就业人数就达 8100 万人,再加上由此而创造的相关就业机会,工业发展对中国就业的贡献无可替代。
就对 GDP 增长的贡献而言,1990—2000 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在 41.09%(1990 年)和 67.93%(1994 年)之间,其中工业的贡献率在 39.7%(1990 年)和 62.6%(1994 年)之间。2000—2010 年,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年年都超过 40%,有两年甚至超过了 50%。
就中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的世界排名而言,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产能产量较早时候就已位居世界前列,21 世纪前十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产能产量的世界排名亦突飞猛进。2007 年中国制造业已有 172 类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纺织、服装、玩具到家电、电子、汽车、船舶、高铁,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行业跃居世界第一,不少行业占全世界产能产量的比重相当高。在 2009 年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资料显示,在国际标准产业的 21 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就已在 7 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在其他大类中也全部跻身前三。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况不同,新中国自工业发展之初就朝着工业门类齐全的方向努力,1978 年前就已初步构建起了一个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截至 2009 年,中国拥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所有的工业大、中、小类别,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666 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中国形成了行业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这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
2004 年圣诞节来临之际,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猛然发现,她采购的 39件圣诞礼物中,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竟有 25 件;而家里的 DVD、鞋子、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这位资深的财经记者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活下去吗?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萨拉突发奇想,决定自 2005 年 1月 1 日起,带领全家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当年年底,她根据亲身经历发表了文章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One Family’s True Life Adventure in the Global Economy,引起巨大反响,后来她将内容集结,写成了同名图书,该图书后由中国的出版社引进出版,书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
这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一场长达 365 天的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经历。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又乐趣十足的片段:没有中国的塑料轮子,萨拉夫妇没法给 4 岁的儿子造一辆漂亮的木头赛车;为了给孩子买鞋,萨拉跑遍了商场,最后只好忍痛订购了一双 68美元的意大利童鞋;孩子们眼巴巴看着“鳄鱼医生”、充气游泳池、塑料光剑,掰着手指头盼望这一年早点过去,到时他们就可以尽情购买中国玩具了;孩子爸爸穿着一只深蓝色、一只橙色的拖鞋,似乎在嘲笑萨拉的古怪荒唐。蜡烛、打印机墨盒、太阳眼镜、咖啡机、捕鼠器……所有这些物品的采购,都让萨拉一家大伤脑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买不到工具修理;要是家用电器坏了,那更会引发不小的危机。在这一年中,萨拉不得不做好随时想中止这次尝试的先生的心理建设。她很遗憾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但无意间还是买到了不少“中国制造”的商品。离开了“中国制造”,以前再平常不过的购物经历,在那一年里都变成了一种煎熬。2006 年元旦的到来,终于结束了这场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生活实验,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完整的工业体系意味着什么
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对外竞争力和保障国防军事力量方面。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客观地说,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在国内生产更有价格优势,所以保持百分之百完整的工业体系会增加产品生产的成本。这就是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之一。
一个国家百分之百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最大价值体现在战争期间能够自主生产一切产品而不致被别国“卡脖子”。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大国完全可以靠少数尖端产品击败甚至消灭小国,但是大国之间若发生战争,彼此拥有的尖端技术之间的差距还没有大到其中一方完全无力抵抗的地步,这时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中端武器,比慢慢生产少数昂贵的高端武器更有现实意义。新中国对战争的威胁有切肤之痛,所以一个绝对完整、不假外人之手的工业体系,就成了新中国保家卫国、捍卫主权的理性选择。
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一国的产业比较齐全,产业链中的任意一环都很容易在本地找到上下游配套生产厂家,这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因而在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周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下,大量外资企业还是对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兴国家心存疑虑(当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也是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尽管一些小国可以凭借自己的特色经济谋求生存乃至发展,未必要以工业立国,但有追求、有尊严的大国则必须建立本国工业来支撑其庞大的身躯。建设并完善规模巨大、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是中国经济抵御种种外来压力、解决各种内生性问题、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
(本文摘录自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的《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第三章,文章标题系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