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马桶盖到“太空之家”
2015 年春节期间,45 万中国人在日本消费了近 60 亿元,人均消费约 1.3 万元,其中大部分钱都花在了马桶盖上。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日常就是吃喝拉撒睡,智能马桶盖是智能家居中必不可少的,其市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相当可观。
中国企业最初是从欧洲引进了马桶,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做到了全球规模最大,而且产业链不断延伸到洗手盆、水龙头、浴室柜、淋浴房等系列卫浴产品,产品更新速度极快。然而,这种规模化生产强化了中国卫浴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和消费者心理上的刻板印象:中国产品价廉物美,发达国家产品高质高价,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以买中国产品,享受生活还得选择国外的精品。这样的现象又使得很多中国企业不敢贸然投入高端产品研发,或者仅仅浅尝辄止,最终导致技不如人,陷入恶性循环。智能马桶盖的跨国疯狂大采购就是这种刻板印象的具象化结果。
事实上,中国生产智能马桶盖的头部企业,其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并不输外人,很多中国游客从日本辛辛苦苦背回来的智能马桶盖,其实很可能就是在中国生产,然后出口到日本的。比如松下品牌的智能马桶盖,全世界只有位于杭州的一家松下工厂在生产。当时智能马桶盖在日本的普及率已经超过 95%,而在中国尚属边缘产品,国内普及率仅为 3% 左右,消费者对其功能缺乏认知,加之国内消费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监管和市场准入机制相对宽松,导致有较高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宁愿在国外买贵的外国产品(即便买到的还是“中国制造”),以求质量保证,也从没想过在国内购买同类产品。他们倒并不一定是在出国前就做好了采购计划,更多的是旅游期间感受到了智能马桶盖的便利和好处,一时心动就下手了。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搏杀出来的国内头部厂商,不会错过国人消费升级为其创造的机会。它们在生产标准、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特别是根据中国各地的水质差异针对性地开发各类产品,提供更高标准的技术处理和售后服务,性价比更是碾压国外同行。由于智能马桶不再是传统的陶瓷产品,一旦强调它的另一面——消费电子功能,中国厂商在电子设备方面的研发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它们就能推出一款新品,和其他智能家居产品一样快速迭代。类似遥控马桶 App、冲洗的双涡轮驱动技术、糖尿病指数测试,只要你能想得到的,没准就会在下一代产品中出现。由此,这类产品颇受追求新潮、对国货没有偏见的年青一代的热捧。
近 30 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能力及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产卫浴品牌已经逐步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具备了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但这些品牌在高端市场上的渗透率却依然不高,很难撼动 TOTO、科勒等国际品牌的地位。这并不是因为技术和产品上的落后,而是因为国产品牌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定位已然成形,后来者很难切入,遑论超越。另外,大多数国产品牌一开始必然主要面向大众市场,从而让消费者形成了“这些品牌就应该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认知。中低端市场的庞大规模,以及价格、品质、成本之间的“不可能三角”,都让国产品牌对进入高端市场极其谨慎。兼具“电器”与“卫浴”双重属性的智能马桶的出现和国人对它较为广泛的认知,为国产品牌进入高价位段凿开了一条缝。尽管如今在智能马桶市场上,国际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市场占有率的领先优势却大幅缩小,而在智能马桶一体机市场上,中国品牌后来居上,占据了 65% 左右的市场份额,表明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已是今非昔比。
与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马桶盖正好相反,中国的航天事业寄托了中国人心驰神往的航天强国梦,因而后者完全不可能通过纯市场方式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只能白手起家,靠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靠中国航天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航天精神,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作为宏大的国家工程,航天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从最初的《东方红》响彻太空,到如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环绕全球,从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到天宫空间站的全面建造,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中国的全球航天测绘体系、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系统和空间站体系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我并无意在这里鹦鹉学舌地复述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事件,只想谈谈与智能马桶盖有一定相关性的“太空之家”。
2021 年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而安装了全屋智能家居系统的天和核心舱——航天员的“太空之家”——理所当然地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这也表明中国的智能家居产品迈入正轨,日益走向多元化。
据报道,核心舱里充满了家的感觉,3 名航天员在这里吃穿住行有序规律;从太空生活必备的卫生区、独立睡眠区,到各具特色的锻炼区和就餐区,天和核心舱的舱内活动空间超过 110 立方米。
开展日常的生活起居、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是航天员的重要任务之一。据了解,每位航天员每天需锻炼约两小时,以预防心血管功能失调、骨质脱钙、肌肉萎缩等“太空病”。在健身区,核心舱内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锻炼装置等设施。太空跑台与地面上的跑步机不同,增加了重力模拟装置,可施加一定压力将航天员固定在跑步机上,如此一来,航天员可以在相当于正常重力的环境下运动。太空自行车可以通过增加间歇或者冲刺的运动状态,刺激航天员的心率阈值,增强心血管的调节能力。在蹬车运动时,航天员需佩戴专用的呼吸器以强化心肺功能,以及专门的上肢锻炼模式装置以增强全身的锻炼效果。
航天员们的生活似乎和在地球上没有两样。在航天食品方面,天和核心舱内配备了 120 余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保质期长的航天食品。早餐有面包和粥,还有酱萝卜、卤鹌鹑蛋等美食;午餐有炒饭、猪排、土豆、牛肉汤等,还有特色食品——粽子;晚餐有金枪鱼、莜麦菜、香菇等,再加上水果、巧克力、饼干等辅助性食品。此外,就餐区域配备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方便航天员就餐的折叠桌。
空间站里设计了独立的睡眠区,确保航天员不受干扰,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他们要进睡袋休息,但也可以和在地球上一样安心地“躺着睡”。
尽管航天员们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泡澡,但可以将湿毛巾加热后擦拭身体。洗头时则把浴帽套在头上,用免洗洗发液揉搓洗净。此外,空间站内还有一间“包裹式淋浴间”,可以在里面用喷枪冲洗身体,也能使航天员们感到舒爽。
“太空之家”配备了什么马桶呢?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没有记者问起,也没见航天员提过。据外媒报道,2020 年 10 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天鹅座货运飞船将约 3.6 吨物资和设备送到国际空间站,其中颇受瞩目的就是一个新马桶。这台名为“通用废物管理系统”的新型太空马桶,耗资 2300 万美元、花费 6 年多时间研制,堪称史上最贵马桶。相信进入“太空之家”的马桶,也一定是充满“黑科技”的高精尖装备吧!期待不久的将来,应用于“太空之家”的各种前沿科技都能进入民用领域,造福广大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车轮上的新变局
从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获得全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那天算起,汽车已经上路自由奔驰了 130 多年,如今的社会堪称“车轮上的世界”,没有汽车的生活,就像没有电一样,人类根本无法想象。
一方面,汽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日益担忧:尾气排放带来环境污染,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被大量消耗,汽车成为空气污染、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基于这一共识,进入 21 世纪后,尤其是自第二个十年以来,世界各国竞相描绘新能源汽车发展蓝图,制定政策力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求两全其美的结果。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就业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产业链长、价值链丰富,几乎称得上是工业金字塔的塔顶,一览众山小。鉴于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以及关乎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大变局无疑对全球所有汽车强国和汽车大国都影响深远。汽车产业能力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兴衰的晴雨表。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汽车产业大变局,改变的不只是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还有产业参与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最终则将改变国家工业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汽车产业凭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所有制造强国不容有失的竞争主战场。
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着与别国不同的特殊意义。
首先,新能源汽车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据统计,2013 年,中国进口原油2.82 亿吨,对外依存度达 57.9%,而汽车耗油量占总耗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按这一趋势发展下去,30 年后,汽车耗油量将占总耗油量的 80% 以上!有人分析,从石油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石油战略储备仅够 45 天之需。如果中国有 10% 的汽车换成电动汽车,那么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有望增加到够 90天之需。同样,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考虑,中国从 21 世纪初就开始大力扶持光伏、风电等产业,2013 年开始支持核能产业。从风电、光伏、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到汽车新能源的使用,正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进口石油价格不可控,且陆路、海路运输线漫长,而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未来五十年无短缺之忧,待几十年后核能、风能、太阳能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有了绿色发电的保障,自然就有了绿色的电动车。
其次,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在传统汽油车领域,欧美发达国家有超过百年的技术积累。在油电混合技术方面,日本优势明显。中国汽车产业掌握核心技术的机会自然指向了电动车研发。毕竟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车载锂电池,在相关材料技术上,中国和国外领先水平处在同一层次上,而在加工性能、生产成本上,中国还有一定的优势。在内燃机汽车时代费劲追赶的中国汽车产业,终于在产业的历史转折期获得了“换道”竞赛并超车的机会。
自 2012 年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以来,伴随着各种新能源政策的落地,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以纯电驱动作为主要战略趋向,争取通过落实政府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发展目标。
最后,在政策持续支持和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培育,终于从单纯的政策驱动阶段进入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阶段,市场迅速扩大。经过无数波折,从艰难的市场培育,到“造车新势力”的爆发和传统车企的集体转型,中国汽车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终获丰厚的回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电池电机领域处在全球领先的位置,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日益提高,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2021 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为 81%,电动乘用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提升到了 44.4%。2022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1211.7 万辆和 1205.7 万辆;累计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 111.2%。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汽车制造强国——德国,直逼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日本。
光伏启示录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产业,在短短 20 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如同坐过山车一般的急剧起伏,一批一度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折戟沉沙,又有一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浴火重生,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主导力量;还是这个产业,在“走出去”的全球化过程中遭遇欧美发达国家此起彼伏的“双反”调查,经受住了最强力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它是中国制造的亮点和荣光,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早的突破口,但也曾有过成为中国制造令人伤心的痛点那样的至暗时刻——这就是光伏产业。
如今,中国的光伏产业无疑已成为“双循环”的典型范例,核心原材料晶硅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60%~65%,核心设备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牢牢占据世界主导地位,握有绝对的话语权。
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上承硅片、电池,下接电站、运维,是太阳能发电链条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在光伏产业的上中下游各环节中,组件企业受关注度最高,竞争也最为激烈。
光伏产业的“江湖”很容易让人产生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之叹,技术不断迭代,竞争依然激烈。以出货量这一关键指标衡量,全球光伏组件市场经历过很多次产业巨变。
2010 年,中国企业站上了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的高峰,施正荣的尚德电力以 1.5 吉瓦的组件出货量,首次超越美国企业 First Solar(第一太阳能)。遗憾的是,2012 年尚德电力的发展便急速下滑;幸运的是,紧随其后的英利集团、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众多中国光伏组件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2012年,英利集团的组件出货量达到了2.1吉瓦,取代尚德电力成为全球第一。
2014 年,化学家唐敖庆的弟子高纪凡带领天合光能突出重围,成为光伏组件新王者,这一年天合光能的组件出货量达到了 3.66 吉瓦。连续夺冠之后,天合光能主动求变。采访中,高纪凡说“全球第一似乎是个圈套”,他把目标瞄向了空间更为广阔的“能源互联网”。
2016 年,晶科能源以 6.7 吉瓦的组件出货量登顶成功,并连续刷新纪录。
2020 年,隆基股份以惊人的 24.53 吉瓦的组件出货量成为光伏组件新王。
不管市场如何变幻,经历欧美对我国光伏的“双反”调查、美国政府调整新能源政策、我国 2018 年的“531 新政”(即 5 月 31 日印发的《关于 2018 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平价上网”等各种各样的重大事件,总体而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这个曾经被诟病为“两头在外”“补贴为生”的弱小能源,正一步步向着主力能源迈进,很有希望与风电一起支撑起低碳时代的新能源体系。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样本。
首先,中国光伏产业渐入佳境,市场的不断成熟是关键因素。在中国光伏产业迎来爆发期的第一阶段,市场在国外,技术在国外,装备在国外,原材料也在国外。中国光伏企业所做的不过是跟踪、模仿国外企业的发展,利用中国相对低成本的要素,努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然而,由于供给端的关键原材料受制于人,需求端绝大部分组件产品都出口国外,对欧美市场极其依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国家“双反”调查的剧烈冲击下,光伏领先企业遭遇了触目惊心的危机。时过境迁,经历过市场化洗礼的中国,现在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最大的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应用国,庞大的市场容量产生的规模效应有助于边际成本的降低,而市场竞争的有序化将大大提升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技术的进步,是中国光伏产业跃升的根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极具特色,甫一切入就迅速实现了大规模产能,赢得了国际人才和国际资本的青睐。在大浪淘沙的企业更替过程中,产业技术不断迭代,如单晶渗透率不断提升;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如金刚线切割技术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上游硅料的使用……得益于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以及供应链竞争力增强等因素,光伏能源相比传统化石能源的经济性优势日益凸显。
再次,政策的明晰为光伏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中国光伏企业遭遇“四面楚歌”之时,国家决定出手救市,给予补贴,拉动内需,保留了有效“火种”,同时推动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市场渗透率。在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成本不断下降、逼近“平价上网”成本时,政府又适时推出补贴退坡政策,从而有助于提高行业门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
最后,也许是最为重要的,充满韧劲、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群体,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角。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后,光伏组件企业摆脱了对政策的依赖,开始自由发挥,面临的竞争更加残酷。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企业的成本控制、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品牌品质、团队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在考验着企业家们的智慧和勇气。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知名光伏企业凭借在产能规模、规划布局和技术路线选择上的优势,将继续率领中国光伏产业迎接新的挑战。
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第一个拥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光伏称得上中国制造拿得出手的“名片”之一。我们相信,这张“名片”在中国碳减排的进程中将更加闪亮。
随着中国制造的规模扩张,类似于上述智能家居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组件的产业突破,正在多点全面发生,业界对产业升级的信心越来越足,越来越多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短板”。相信无数点的突破,终将汇成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打破各种“卡脖子”技术的垄断。随着更多的领域取得新的进展,会有更多潜藏的短板得以暴露,并获得产业界和政府的积极关注,进而能够投入资源、攻克障碍,让“短板”不再“短”,甚至将它们拉长锻造成“长板”。
在制造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制造的力量持续扩张,企业自主创新,在生产工艺、关键零部件、设计水平、核心装备、终端产品等各方面快速进步、快速升级,通过发展补齐产业“短板”,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例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行业,从十年前被“卡脖子”到如今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组件、工程机械、造船业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形成了全产业链竞争力,初步形成了世界级竞争能力。
2019 年,中国工程院出具了一份报告,报告对中国 26 类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中国工程院还对这 26 类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开展了产业链安全性评估:我国制造业产业链 60% 安全可控,部分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其中,6 类产业自主可控,占比约为 23% ;10 类产业安全可控,占比约为 38.5% ;2 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占比约为 7.7% ;8 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占比约为 30.8%。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设备产业的高端芯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发电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热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领域,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较弱,部分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被“卡脖子”的隐患。
根据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制造发展的实践经验,只要不断发展、不断积累自主创新研发实力,由点带面构建新的产业生态,任何困难都吓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企业家和科研人员。
(本文摘录改编自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的《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第四章,有删节,标题系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