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捧,“山寨”背后的流氓思维
多款外观相似度高车型收到市场热捧。众泰T600,有着与大众途锐99%的前脸相似度,曾一度超过昂科威、比亚迪S7等众多热销车型位列中型SUV销售冠军。广汽吉奥GX6和陆风X7,有着与路虎极光争奇斗艳的造型,也拿到了不俗的市场业绩。
“山寨”版的车型卖得好,说明消费者还处于比较初级的购车阶段,一方面希望价格低,一方面又希望买到“大品牌”,必然倾向于购买有华丽山寨外形的车子。无形中助长了企业抄袭之风。企业的原创精神只能被无情埋没。
但是,“山寨”最大的弊端在于铸就了企业的自我满足感和“我就山寨我怕谁”的态度。甚至有人坚信,只要销量好,就说明是成功的。
面子问题,助长了“山寨”成风
以貌取人,经常用汽车外形来判断车的档次如何。而且潜意识里排斥着自主品牌车,觉得掉身份,质量又信不过,造型又难看。设计师跟风国外品牌也就理所当然了。
也不是所有高端车的造型都是成功的。但是它价格在哪。觉得它丑的也说不出口。如同到了高级酒店消费,即使口味不合适也只能说自己不习惯。有苦难诉。
如同消费者喜欢够买A货,仿冒品就一定会层出不穷。消费中的面子问题困扰了消费者数十年,也让许多的中国企业误入歧途。车企也不例外。
体制问题,领导说了算
一个是迎合市场,一个是迎合领导。外国设计人员有很大自主权,车外观是各部门调研讨论后确定的,国内设计人员心须按领导的喜好来设计,说白了就是把领导想象的画出来做出来。
只要领导的思想不解放就不会有好的设计。现在做的东西都不是自已的东西,都是领导的意思,不合他意永远也定不了稿,也很难有创新,领导不满意的东西你再好也不行。
领导的理念大过于市场需求。领导偏重于技术,外形必须给技术让路。领导偏重于成本,外形自然给成本让道。专业的事本就该让专业的人做,但是领导总是要添点改点,搞的不伦不类。
发展阶段,“山寨”是必经之路
前期以模仿起步,后期转入正向开发。在自身没有足够研发能力的时候,要想快速推出市场上热销的产品,“山寨”大牌是最简单和行之有效的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刚起步,很多品牌都走过抄袭的路子。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不少自主品牌开始勒紧腰带搞研发,比如长安,从杰勋开始就进行正向研发;再比如长城,虽然做的是逆向造型,在借鉴的同时,刻意规避了抄袭,在外观设计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自主品牌已意识到造型的重要性,花大价做好一流的设计团队。长安在欧洲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这几年做得风生水起,颇有些作为。奇瑞2012年挖来通用汽车高级设计师做设计总监,出品的艾瑞泽7和瑞虎5也都很有设计感。
受限于研发能力,自主品牌仍然是以逆向开发为主。但学习与抄袭不同。很多国家在一个新的领域刚刚起步时,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可少走弯路,取长补短。但若简单抄袭,则会适得其反,造成畸形发展。建立在虚心学习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跳出“抄袭”的误区,对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很重要。
预算有限,赶鸭子上架
在创新方面不舍得投钱,就只有山寨。好车的外观线条都丰富灵活,设计开发费用很昂贵。特别是小规模车企仍在生存挣扎线上,没钱搞正向研发,仿冒抄袭是生存方式。
高端车在外观设计上的投入远大于中低端车型。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车身流线的设计上花了大价钱,通过比较复杂的制造工艺来实现车身丰富的流线,勾勒层次感,不同方位呈现不同的光影效果,如法拉利、保时捷、马萨拉蒂。
而新的设计,投入不仅很大,且无法知道市场预期。抄袭反而是一种绝佳的投资策略。汽车本就是一件商品,要考虑到它的经济价值。简单来说,山寨成本低!如果花了大成本,却造出来一个不能带来利润的产品,这不符合商人逐利原则。要知道设计不是画个外观造型就可以,还涉及到内部布局,安全性,力学等等,也就是说这不是美术问题,是综合性科学性的问题。一台新车研发遇到的问题比想象中的要多很多。
品牌沉淀,罗马非一日建成
外国品牌很多都是百年历史,你能想得到的造型他们都想过了。人家可以一个螺钉做几代人,我们现在这社会,同一件事干三天都浮躁得不行。缺乏文化和技术沉淀。
外观设计是品牌文化的最终体现形式,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家族设计,例如宝马的双肾进气格栅,天使眼大灯,都是宝马公司的标志性设计。
造型的美与丑本身是没有界定标准的,而是一个汽车设计师对该汽车品牌文化的理解,家族设计元素的认识和继承,并且与时代结合的表现。
定位不同,低端车更倾向实用
高端车就不需要在外观上做折衷。例如Audi A5明显没有A4空间充足实用,却更有范儿。奔驰CLS后座空间充足,但定位不同,也不会有人去指指点点说不如微面宽敞。
低端车如果依样画瓢,在成本严格受限的情况下,牺牲其他方面去迁就一个外形,而品牌认知度、性能、可靠性、舒适度等方面还没到位,有可能被人看成打肿脸充胖子。试想一个跑车的外形,配置国产的发动机,会有几多冷嘲热讽。
好的外观设计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许多高端车通常追求实用的比例会变少,追求一些附加价值会更多。要的首先就是美。更庞大的车身尺寸和更充足的动力,允许它们外观做得更流畅而不影响实用性。
车的尺寸和动力基本决定了它所处的级别。而人的坐高等参数是一个基本确定的范围,为了在更短的总长度内留足车内空间,不可避免地需要更陡峭的曲线或者短小的车头车尾设计。而美学上的考虑就被迫削减了。而这个级别的使用者更关心车子的实用性和空间感,牺牲实用和空间来换取一个外观并不值得。
技术落后,原创拿不出手
工艺不行,有些东西能设计出来但是做不出来。任何看起来简单,却没有被实现的想法,都有其内在的复杂原因。本土汽车的原创设计之难,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单纯在做个外观创意上,更多是深层问题。中国工业远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车身焊接技术、接缝的处理技术、钣金的成型技术都是我们的短板。有时设计得再美,制造实现不了……
成熟的外观设计,除了降低风阻,达到节能降噪,还能在高速行驶中稳定车身动态。而这些都需要风洞测试来验证,这是汽车造型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环。问题来了:自主品牌车企都有自己的风洞实验室吗?答案是目前只有上汽集团有,但是与通用合资的。
在没有风洞实验室的情况下,车企必会回避将不成熟的造型投放市场。可如何才能设计出符合空气动力需求的外观?退而求其次,在不顾及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厂家就直接山寨成熟外形设计了。
点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主品牌应正视当前的缺失,积极去提升正向研发上的短板。当前山寨式的销售也许还红火,但这是对品牌责任感的缺失,是在透支企业的未来。必不久矣!!